吃鸡蛋,也要认识下蛋的鸡”。当“舌尖上的安全”备受瞩目,标榜有机、安全的农产品“私人定制”模式近年来渐成消费新潮流。
然而,生产周期长、缺认证、难辨别等问题,让“私人定制”农产品生产者面临多重考验。业内人士表示,农产品“私人定制”异军突起更需加快农产品绿色、有机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为吃石榴,认养一棵树
吉林长春市民李明彤刚刚收到云南发来的一箱石榴,他说:“今年春天我在网上花500元认养了一棵石榴树,不用农药,石榴籽小、肉足,虽然分摊到每个石榴价格挺贵,但吃得放心。”李明彤在举行的长春农博会上找到一家郊区蔬菜“私人定制”的农场,准备再认养一块菜地。
不用化肥和农药、新鲜直达……长春农博会上众多标榜绿色、有机、安全的“私人定制”农产品颇为吸引眼球,百余名长春消费者每天都能收到来自长春市农安县春江堰家庭农场的“蔬菜快递”,这个农场的47座温室种植着数十种蔬菜。
“果蔬全部有机种植,会员制销售并配送到家。”农场负责人陈钊说,“农场拥有1000多位会员,现在产能不足,比如香瓜上市时,只能满足一半会员的需求。”
记者采访发现,“私人定制”农产品多是通过互联网完成对接,消费者轻点鼠标就能租种一块地,自选种植的菜品,而形式上则出现全托管、半托管、自耕种等,可以自己种也可以委托当地农民、企业管理。